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1-01-05

马树超    范唯

 2006年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予以空前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全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初步显现。事实证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推动了专业改革,奠定了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不同,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这个挑战,就是在规模急剧扩大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与教学质量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就业难寒流。这个机遇,则是高职院校必须加快走出传统模式,提高专业教学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凸显特色和优势,凝聚起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新共识。应在示范院校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并以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成果为标志,促进高职教育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一、构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突破办学资源不足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过去的10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得到迅猛的发展,独立设置院校数从431所增长到118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2008年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11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在校生近900万人,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这一状态下,只有依靠校企合作办学。坚持特色,以不断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高职教育才能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办出高水平。

专业改革与建设坚持就业导向,强调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发展来解决问题,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也是突破教学资源瓶颈的有效举措。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和实验室,依靠书本知识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采取措施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界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以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朝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方向发展。这个平台就是把企业的设备、标准、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们在平台上学本领,既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也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共同分担办学成本的问题。其建设应该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管理平台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实践先行者。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奇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订单班,通过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建设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既保证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还使得企业将学生当嫡系准员工培养。在国际金融危机汽车行业大裁员背景下,奇瑞汽车公司宁肯裁减合同员工,也舍不得放走奇瑞班的学生,与浅层次校企合作一纸协议型订单班在金融风暴中被退订单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下,师资队伍建设要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点。随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都明显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只有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使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兼职教师相结合,形成新的师资队伍组织模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实现分工协作、术有专攻、各司其职,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同时,创建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规范考核、运用激励,保证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力量、完善结构、提高水平,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提出“双师结构”概念及折算方式,是高职教育人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性改革,对于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实践教学和基础课两个系统建设

高职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践行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将育人作为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应对经济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难题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一方面,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就业导向的专业建没,就是要把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理念贯穿至3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毕业生就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使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仅成为专业建设的结果,而且当作推进专业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正如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作出的有益探索:专门成立职业发展中心,并将职业指导机构职能由学校中心的管理型转向学生中心的服务型,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模式。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主要的发展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也就是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顶岗实习)要成系统,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并使两个系统相互交融。实践教学成系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系统设计符合本专业需求的实习实训,不是为了突出工学结合而片面加强实习实训,而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安全和管理等做好综合安排;要做好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使它成为顶岗实习前的准备;要做好顶岗实习的计划,加强管理,保证教学功能的最大化。同时,基础课教学也要成系统。应区别于岗位培训,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培养出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

三、注重培训功能的拓展,发挥终身教育的重要作用

从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发展和变革的源泉,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方法和手段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长期从事传统产业的劳动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困难,不少表现为就业的结构性摩擦,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这些都为高职教育拓宽培训功能提供了新的机遇。建设学习型社会,使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承担适龄青年的全日制教学课程,也要为社会大众提供动态的培训课程,承担起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重任。为此,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应注重培训功能的拓展,走出校园,主动承接企业培训,在企业内为企业培养在职人员。培训内容应覆盖技术应用各个层次水平,尤其是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技术更新的最前沿内容。能否做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建设的水平。与此同时,面向希望继续接受培训的企业在职人员,面向希望更换职业或者返校“回炉培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向为了充实自己而希望学习新专业或新技能的人们,广泛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并使全日制课程和培训课程相协调,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有为”求“有位”,在为社会作出贡献中实现自身的持久性、连续性发展。这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建立“海尔家电学院”,从培养家电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到培养既熟悉家电维修技术业务又具有家电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和营销能力的复合型“家电产品售后服务经理”,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学院累计为海尔集团及其售后服务网络培训工程师、家电售后服务人员超过1万人,并建立了由学院主导、海尔集团参与的集人才培养、培训、实训、技术攻关、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师资共享、售后服务示范于一体的海尔服务中心,成为海尔集团售后服务示范基地、家电维修技术攻关中心、培训教材产出中心、人才培养培训输出基地。学院为企业提供的培训服务赢得了企业的支持,海尔集团已作出规定,售后服务网络人员必须持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结业证、国家职业资格证和海尔家电维修上岗证才能上岗;将新产品和新设备及时送进海尔学院供教学培训使用,为学院发展和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提升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海尔学院先后有8名学生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在海尔集团工作的学生中有108人担任了事业部部门主管和经理等职务,年薪为5万到15万元;先后有25批次、62名毕业生被推荐到设立在新加坡的惠普、西门子、索尼等公司的分支机构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推进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提高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评价的权重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教学统筹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充分重视社会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办学者或教学者自己的评判。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制度性保障,将有效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务管理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支持下,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直通车”试点工作,努力在专业建设中实现四个统筹兼顾:统筹专业教学计划,兼顾专业教学覆盖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达到职业资格标准;统筹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统筹“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兼顾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使毕业生真正成为高技能人才。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的支持下,在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酒店管理3个专业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教学模式改革试点,按照上述四个统筹兼顾组织教学,学生毕业时不用专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教学课程之后可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3个试点专业毕业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都已超过85%,走出校门就是一名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不仅就业率居自治区前茅,而且专业对口率高,从业收人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部分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效果显著。

五、提高并形成政策合力,推进院校品牌专业建设

近年来,伴随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高教司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为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制定政策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以强化高职特色为重,强调内涵建设;把握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项投入的政策机遇,强力推动高职院校加快改革;把握政策出台的节奏,形成政策合力。例如,联袂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职教育政策在强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三个方面的重点引导。两个文件的主题“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本身就显示了政府主导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心。此后,又把握了高职院校评估方案改革对强化高职教育特色的导向,重视国家级精品课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导向,调整教学名师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评审对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导向,形成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合力,为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下一步,建议完善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作,推进内涵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推动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基础课教学的系统建设.并使这两个系统之间交叉融合,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重视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使专业建设在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品牌专业至少要在10个方面具有指导意义:(1)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育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既是专业建设的结果,又是专业改革的依据。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有计划、有制度、有条件、有成效。(2)具有办学管理平台特征,能够把企业设备、标准、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到本事。(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建设,从目标、手段、方法、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做好综合考虑和系统设计。(4)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加强生产性实训环节并使其成为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区别于普通本科大学实验室以及工厂车间。(5)学生毕业前半年的顶岗实习要有计划,有落实,重管理,见成效。(6)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和沟通的双证书实施有制度,有成效,学生学业与就业有效衔接,毕业生就业有质量。(7)根据专业特点合理确定基础课教学的比例,区别于职业岗位培训,基础课教学也要成系统。(8)增加培训课程设置,面向行业、企业、新农村建设,面向毕业生“回炉培训”,面向从事新职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中发挥作用。(9)具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特征,实践环节多用企业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的人事分配管理制度与改革保障。(10)明显具有服务全国或区域相应产业、行业的能力,对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本文形成过程中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的重要指导意见;上海教科院郭扬研究员参加了研究及起草工作]

【作者单位:马树超,上海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范唯,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   

就业能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风向标

黄宏伟

【摘  要】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强化就业意识,通过前瞻性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专业建设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等举措,踏实有效地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意识;高职院校;专业改革

【作者简介】黄宏伟(1971),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离职教育理论。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以及高校扩招等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中国这样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以加工为主的国家来说,世界性的经济动荡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就是就业岗位的缩减。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情况更为严重。统计显示,2008年仅广东关停并转的外向型企业总数就达4900多家,涉及就业人员总数约57万人。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办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与经济和生产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就业市场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加强专业改革、强化就业能力对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集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教学为一体的活动,包括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实训、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遭遇就业危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更要脚踏实地、有针对性地从社会和市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采取调整专业设置等类似措施,促进学生就业。

一、高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中没有凸显高职教育重实践、重技能的特点。从整体上看,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建设不深等问题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1、专业设置滞后

 在高职教育发展初级阶段,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后,高职专业建设必然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然而,在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全局规划性不强、高职特色不鲜明,仍然滞后于内涵发展的要求。另外,很多高职院校通常是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设置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岗位,学校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短期行为明显。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等到2—3年的人才培养周期结束后,原来供不应求的专业可能市场已经饱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不是市场所需。可见,如果不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前瞻性地设置专业,不解决专业设置的滞后问题,很容易造成就业困难。

2、专业定位不准

要使高职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首先要找准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找准人才的发展空间。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层次,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应用技能的人才。与学术型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育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强调层次较高的、较为复杂的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培训相比,高职教育更强调知识、技能、素质的系统化训练,注重学生素质和长远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走进两种误区:一是定位过高,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理论型和研发设计型人才;二是定位过低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低层次、低技能的操作人员。这样高职教育很容易失去自身特色趋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使高职毕业生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在与其他就业层次的求职者竞争岗位时往往又难以突出自己的优势。

    3、专业内涵不深

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停留在表面,追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没有深入挖掘潜力,从内涵提升上求发展,存在着与社会岗位接轨不紧密、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实训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对其要求之间的脱节。如不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改革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调研、拓宽思路,从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专业建设方案、完善专业内涵等方面不断深化专业改革。

    (一)全局思考,前瞻性调整专业设置

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高职毕业生就业要遵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增加招生量。

 2、根据产业规划调整专业结构

产业规划是国家对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计划也预示着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着滞后性,总是比行业企业需求的发展“慢一拍”。如果高职院校参照产业规划来调整专业结构,就可以紧紧抓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使高职专业的走向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步,有利于高职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地方性高职院校尤其要有针对性地把握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特点调整专业结构。

 3、根据产业周期调整专业规模

 产业周期是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总称。高职院校应了解掌握各专业对应的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并根据所处的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长期,可以适当扩大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可以维持现有规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内涵的深入和拓展上,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产业处于衰退期时学校应逐步缩小专业规模,考虑专业转型或者最终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参照产业周期调整专业规模,能帮助高职院校对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准确的预判,可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使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需求相对应。

()广泛调研,合理改进专业建设方案

 1、落实毕业生跟踪调查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所学知识能否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收入如何,职位是否得到晋升?职位晋升后,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否够用?这些问题,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的有效性。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是高职教育按需办学的要求。根据毕业生的反馈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建设方案,可以使专业建设方案更合理、更有效。

 2、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络,听取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切实需求,了解学生是否受单位欢迎,了解本校毕业生整体的优势和不足,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修正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以及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中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要素,不断完善专业建设方案。

3、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

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等领域的人员共同组成,人员范围较广、层次较高,涉及校内外多个领域。专业指导委员会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剖析专业建设方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定期、及时地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修正、改进专业建设方案。

(三)着眼落实,深入完善专业内涵建设

 1、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要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强实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校内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按照工厂车间实际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模拟操作过程和工艺流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共同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环节与工作环节接轨,满足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2、提升师资团队水平

    师资团队水平的提升,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根本。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学生职业能力才有可能强。高职院校要制订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实施师资培养系统工程,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制订并落实专业教师到基地顶岗锻炼的长效机制,组织引导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实际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使教师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水平。从企业选聘高技能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并将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进行团队化管理,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专业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高职院校若想化就业危机为契机,就要全面梳理课程和教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要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着眼点,调整课程目标,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目标并制订建设计划,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精心构建课程体系,积极建设体现职业性、技术性和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在保持基本课程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引入社会急需的相关专业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法律文秘专业,适应市场需求,重点引入“速录”课程,使学生的速录技能成为就业能力,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就业状况。其次,要在摸清专业对应的实际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按照层层分解的职业岗位能力要素和“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选择并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编写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专业特色教材包括专业基础教材、职业技能教材和生产性实训教材,使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对应。

4、增强专业服务与辐射能力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增强专业服务与辐射能力,改善就业状况。首先,以应用型研究为载体,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特点,重点开展区域支柱产业领域的研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通过与紧密型企业在研究项目、研究力量上的联结,深化产学研合作。其次,通过政校企合作,多途径、多渠道地建立各类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认证站点,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考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培训、农业培训和其他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服务规模。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与社会及行业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学校自身办学基础条件,以就业为导向,找准专业定位、深化专业内涵,有效推动高职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邵庆祥论垒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U1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3]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Ⅱ1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5]龙伟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 [J].教育与职业,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