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论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1-01-05

刘佳环,陈利

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1

【摘    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中应特别重视校企合作这一改革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佳环,男,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陈利,女,广州番禹职业技木学院教务处,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本文结合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多年的改革实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必然前提,否则一切设计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关于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杜威在中国讲学时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他说"一国之实业发达,则经济充裕;经济充裕,则教育也因之而发达。惟欲实业发达,则需人才;培养人才,责在学校。故教育亦有补助实业之处。然此只就物质的方面说明教育与实业之关系而已,二者之间尚有精神的关系存焉。此关系可分两点之:(1)实业机关供学校以研究问题及研究材料;(2)学校培育有相当道德之实业人才。教育与实业犹如人的双足,只有两者都向着相同的方向和谐发展,才能齐头并进。尽管杜威此处所指教育与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的内涵有一定的区别,但却为我们今天更好的理解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提供了参照。当前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合作不足。很多职业院校总感觉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自己是一头热,并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这种感觉不是没有道理,政策支持确实是促进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可以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但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在学校自身。合作是双方的,企业是营利性实体,如果企业在合作中看不到收益,自然就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应该首先分析双方的期望收益是什么?学校在合作中的期望收益无非有资金设备投入、实习或就业岗位的提供、咨询及建议、人力资源如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配备等。那么企业期望的收益是什么呢?首先肯定是人才,其次是学校提供的技术和培训服务,再次包括企业影响和声誉等。其次,学校要分析怎么让企业确信它能够通过合作获得所期望的收益,这就需要学校的"主动"出击。主动出击包括到企业调研、洽谈,但更重要的是修炼好"内功",拿出可行的合作方案。如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师资和技术力量等,让企业确信学校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再次是要共同探讨一种合作机制,使双方的合作可以有章可循,持续深入发展。如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实施理事会制,聘请企业老总为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依托各理事及其所在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从而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校企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盲目合作。主要表现为,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中,放弃自身的原则,迎合企业的需求,或自身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合作项目,合作为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收益不大。如一些学校的校外合作企业就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而这些岗位是否符合学校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却并没有得到仔细衡量,往往使学生的实习成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工人"。这种盲目合作对职业教育带来的负效应并不亚于合作不足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为避免这一现象,学校在合作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坚持教学性原则,不能为"合作"而合作,同时,也应加强自身实践教学设计能力,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角度合埋设计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内外的交替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补充与更。

二、专业建设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学院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刘献君教授在《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一书中认为"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如果说学科建设对于本科或研究性大学至关重要的话,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此,可以说"没有一流的专业也不可能有一流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问题,应该是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但专业建设不能凭热情盲目为之,也不能仅仅依靠个别教师或管理者而为之,而必须站在学院发展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合理规划。在专业规划中学院应该把握三点:

    一是要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职业教育是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育实体,因此只有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学有所用。专业设置与建设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那么工学结合也就失去了基础。

     二是要把握区域经济及整个经济发展趋势,教育不能也不应该只是亦步亦趋地跟在经济发展之后。它还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应该培养企业现在需要的人才,也要培养企业未来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建设时具有开阔的眼光,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以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为例,学院在1997年根据珠三角玩具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率先设置了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其后,学院通过调研,根据消费者对玩具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趋势,又率先设置了玩具品质检验与管理专业,根据玩具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设玩具机器人方向。

三是要量力而行,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保障。专业建设必须跟上经济发展步伐,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学校发展实际。在学校的人、财、物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逐步实施。专业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盲目扩张。有些高职院校,一年申报新专业达数十个。使很多专业有其名而无其实,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专业建设中,要考虑的学校实际包括:学校的发展规模、发展定位;学校的专业背景和传统,新专业的申报应重点考虑己有专业和专业群发展需要;师资条件,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支撑起一个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实训条件,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可以完成教学实践要求。

三、课程设置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一环,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紧紧围绕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因为,职业能力指个体富有智慧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除了要求个体具备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包括对这些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的联系的认识。脱离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更多的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技能操作的模仿者,而不能从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去合理地组织和选取相关的知识、采用相关的技能,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一门职业的独特性就在于其特殊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涉及的不仅仅是职业知识与技能,它还包含职业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人群关系,以及不同职业之间的人群关系。这意味着个体不仅必须具备足够的工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团队合作、工作纪律、企业价值观念等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学习、认同和领悟。

    在实施中往往容易趋向于把工作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工作流程,一门课程就成了工作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这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也是不利的。基于工作过程并不是说把工作过程或工作流程简单的等同于课程,而只是说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考虑到工作过程的要求,遵循工作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的能力,但同时课程设置也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实践教学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加强实践教学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比较难以实施和保障的一环,这既需要有充足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同时也需要很好的选择教学项目,否则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要么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时间与条件,要么实践项目不符合教学要求,任务单一,达不到教学要求。为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首先是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的建设与布置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资安排,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它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仅体现为场地或设备的提供,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职业行为的选择。因此,实训室的建设不仅只是设备的配置,更重要的还是职业氛围的营造,要让"实训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此外要注意实训室综合功能的发挥,使实训室能融教学、实训、生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为教、学、做的结合提供物质环境。在加强和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缩短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距离,也需要建立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应注意其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能够有效的实施校外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教学性”和“职业性”。

    二是合理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注意校内外实践教学项目的衔接。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硬件设施,科学合理地设计校内外的实训教学项目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在设计实训教学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校内外两个场地,把校内实训项目与校外的实习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校内教学项目的选择是对实际工作任务的精炼,校内场地的建设也只是企业环境的模拟,他们体现了教学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精炼后的工作任务以及模拟的企业环境与实际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职业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要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对接,则需要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强化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体系。同时,校外实习岗位毕竟有限,有时可能难以满足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此时就需要在校内实训环节中注意弥补。总之,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指要增加校内外的实训、实习环节,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角度合理设计校内外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内外的交替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补充与更新。

    五、教学管理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教学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因此它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学管理要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学校应少一些整齐划一,给基层教学单位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组织教学。就学校层面的管理而言,主要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规划和引导,教学管理机构本身应该积极的跟进时代步伐,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做好学院的整体教学规划,制定反映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让老师明确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走,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二是监控和服务,即按照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各项教学事务是否达到目标进行定期的监控、分析,发现问题,反馈意见,研究整改方案等。同时,为教师更好的投入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供资讯、培训等服务,如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定期举行会议和座谈等,让老师能便利地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除了这里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外,实际上它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生素质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